当前全球秩序的支柱正在显露裂痕,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的地位,其衰弱的迹象已经显而易见。这并非遥远的推测,而是一场可能在未来几十载内真实发生的巨变。
有分析认为,最快可能在二十到三十年间,最迟也不过半个世纪,美国就可能从其主导世界的巅峰位置跌落。
一旦美国真的失去其全球核心地位,世界将呈现怎样的面貌?这无疑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。
当美国逐渐淡出全球舞台的中心位置,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是深远且广泛的,首当其冲的便是全球地缘政治的结构变化。
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权力重塑中,两个长期被压抑的国家,其内在的雄心可能被彻底释放,它们分别是俄罗斯和法国。
一个渴望重建昔日的辉煌,另一个则致力于塑造一个独立自主的欧洲联合体。
欧洲旧秩序崩塌
俄罗斯的战略意图,理解起来并不复杂。在近代历史开启之前,俄罗斯曾被誉为“欧洲宪兵”,其影响力遍布欧洲大陆腹地。
及至近代,苏联时期更是与美国并驾齐驱,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一极,其全球地位举足轻重。
然而,对比俄罗斯现在面临的地缘政治困境,与过去的辉煌境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。
当前俄罗斯所处的不利地缘态势,其根源几乎都能指向美国的全球策略。
自冷战结束,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持续东扩,其防线一路推进到如今的乌克兰边境。
可以说,随着北约的步步紧逼,俄罗斯历史上曾拥有的势力范围几乎丧失殆尽,战略空间受到严重挤压。
既然俄罗斯当下遭遇的地缘困境主要源自美国的干预,那么一旦美国力量衰退,这些困境自然也会随之消解。
无论美国未来是以何种方式衰落,是像苏联那样直接解体,还是其国力无法支撑其世界霸主地位,被迫退回北美大陆。
成为一个区域性的“美洲强权”,这些变化都将直接导致美国失去对欧洲事务的强大控制力。
美国若失却欧洲控制力,北约这个曾经的军事联盟很可能功能衰退或直接瓦解。
在这种新的地缘环境下,俄罗斯承受的来自北约的巨大战略压力将即刻消失。
一旦压力卸下,俄罗斯自然会追求恢复其昔日地位,试图重建类似于苏联或沙俄帝国鼎盛时期的势力范围。
因此,俄罗斯的“西扩”策略,将是其历史宿命的必然选择。
事实上,即使在美国国力鼎盛时期,俄罗斯也曾尝试过向西方拓展影响力。
当今世界普遍关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,但鲜有人知的是,苏联解体之后,俄罗斯曾多次向北约提出加入申请。
如果当初俄罗斯成功加入北约,那么现在北约东扩给俄罗斯带来的地缘压迫就不会存在。
同时,俄罗斯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,在北约内部也将获得充足的影响力。
届时,欧洲的政治版图将不再是美国单方面掌控的局面,北约内部的主导权很可能会演变为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激烈争夺。
然而,北约最终并未允许俄罗斯加入。在此背景下,俄罗斯转而寻求另一种“西扩”方案,即通过能源供应来施加控制。
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,俄罗斯长期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,整个欧洲大陆在能源方面对俄罗斯形成了高度依赖。
通过这种能源上的深度绑定,俄罗斯得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事务施加影响力。
例如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半岛事件中,德国和法国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退让。
与后来俄乌冲突爆发后它们大力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,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能源依赖的影响。
然而,俄罗斯目前“西扩”的力度依然有限,这体现在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不得不面对整个欧洲的联合对抗。
所以,综合俄罗斯的历史政策倾向及其现实地缘战略需求,一旦美国彻底丧失其霸主地位,北约也随之瓦解。
那么,俄罗斯重启其“西扩”战略,几乎将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。
欧洲自主新篇章
至于法国,其雄心壮志的增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:一方面,法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便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“大欧洲”的政治实体。
另一方面,来自俄罗斯潜在的“西扩”压力,也促使法国不得不挺身而出,加速推动其“大欧洲”战略的实施。
当前欧洲联盟(欧盟)在全球范围内虽有影响力,但其内部各国之间各怀心事,整个欧盟显得相当松散。
正是基于对这种松散状态的不满,法国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间,始终致力于将欧洲各国真正地凝聚起来。
他们渴望建立一个远比现有欧盟更加团结、更具向心力的“欧洲联盟”。
上世纪,戴高乐将军推行了著名的“戴高乐主义”,其核心在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,摆脱超级大国的束缚。
时至今日,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持续呼吁组建一支独立的“欧洲军”。
这支军队将由欧洲自身控制,其运作机制完全独立于北约之外,旨在提升欧洲的自主防卫能力。
因此,一旦美国力量衰退,其对欧洲的束缚和压力消失,法国将自然而然地重新全面启动其构建“大欧洲”的宏伟战略。
与此同时,正如前文所分析,美国的衰落将直接促使俄罗斯开始其“西扩”的步伐。
那么,从法国的视角审视,美国霸权倒塌之后,俄罗斯无疑将给欧洲大陆带来全新的地缘政治压力。
面对这样的双重挑战,法国将面临两种关键的选择:其一是默认俄罗斯的“西扩”行动,任由其掌控东欧,进而对西欧形成战略压制。
其二,则是奋力组建一个强大的“大欧洲”联盟,联合整个欧洲的力量,共同阻挡俄罗斯的渗透和扩张。
因此,在美国霸权彻底衰落之后,欧洲的地缘政治局势预计将陷入一段时间的混乱与动荡。
届时,我们很有可能目睹俄罗斯与法国之间,围绕欧洲主导权展开一场激烈的角逐。
全球格局再调整
除了欧洲大陆,全球其他地区同样将因美国的衰落而经历显著的地缘政治变化。这其中,中东和亚太地区无疑是两个最为典型的案例。
在中东地区,众所周知,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此复杂地缘环境中稳固立足,背后离不开美国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。
如果以色列失去了来自美国的持续协助,其在中东地区的生存基础或许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。
中东那些对以色列怀有敌意的国家和组织,对此心知肚明。因此,一旦美国倒下并无力继续介入中东局势。
这个地区将比现在更加动荡不安,类似巴以冲突、伊以冲突这样的区域性冲突事件,将会变得更加频繁且激烈。
至于亚太地区,其核心变数主要体现在中美两国在此区域实力的此消彼长上。
当前,亚太地区以日本、韩国、菲律宾等为首的数个国家,之所以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,其核心原因在于美国依然强大。
对这些国家拥有足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,能够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或施加压力。
如果美国影响力衰退,无法再对亚太局势进行有效干预,那么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将可能呈现占据主导地位的态势。
面对美国影响力减弱以及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优势,日本、韩国、菲律宾这三个国家,自然会调整其对外战略。
它们将可能重新评估自身的国家利益,进而选择更“亲近”中国的政策立场,以适应新的区域权力格局。
所以,当美国彻底走向衰弱之后,从欧洲的战略重心,到中东的权力真空,再到亚太地区的势力版图,凡是美国当下高度介入的区域。
都将因为“美国势力”的退出和衰减,而发生根本性的地缘政治改变,一个多极化且竞争加剧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。
结语
一个告别美国霸权的世界,注定是一个地缘政治权力高度分散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。从欧洲内部与外部的力量博弈,到中东日益加剧的地区冲突。
再到亚太地区力量对比的根本性调整,现有国际秩序的瓦解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新一轮的区域整合与竞争。这既预示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也为各个区域强国塑造自身未来提供了重新洗牌的机会。我们将共同见证这番变化。
盛达优配-最新配资平台导航-股票配资在线导航-配资在线导航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